地大热能地质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地热能开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质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地热能开发-地大热能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地大热能地质工作在碳减排、碳增汇、碳封存等方面大有可为,在倒逼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地热能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中助力实现碳增汇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近20年,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对地下200~3000m深度的常规地热能已进行了深度调查和开发利用,同时,地热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用也一直增长,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热能是一种利用率非常高的能源,它不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持续发电,年利用率可达8000小时,是我国能源转型、减碳发展进程中必须大力开发利用的重要能源。

地大热能地质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地热能开发

各地质体在固碳过程中助力实现碳增汇

地质体具有多样性,发挥着多元化的碳捕集功能,碳汇实体包括岩石、土壤、海洋、森林、生物体等,直接接触空气捕获,是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最经济的途径。岩石圈碳库是地球圈层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最大组成部分,通过岩溶作用、矿物碳化、土壤固碳等均可产生较短时间尺度的碳汇效应。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岩溶碳汇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耕地是我国最为普遍,也是受人为管理措施影响最为强烈的土地利用方式,未来也必将成为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地质空间在二氧化碳封存中助力实现碳封存

碳封存是指将碳捕获后安全存储,碳封存方式主要包括地质封存、海洋封存等。作为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碳封存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任务。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预测碳中和时我国应通过碳封存技术每年消除二氧化碳10亿~20亿吨。加强深部特殊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重视基础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沉积地质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科学评价深部咸水层等地质储存介质的碳封存潜力,作重大、影响深远。

发表评论

评论已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