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地热资源开发借鉴系列(十)菲律宾篇

111

世界各国发展核电的热潮,让菲律宾也跃跃欲试,和日本一样,同为岛国,日本发展核能的先进经验让菲律宾眼热心跳,菲律宾本国虽然富有石油资源,但由于低碳排的国际性环境规制日趋严格,菲律宾也要调整能源结构,寻找适合本国的能源主体发展方向。

不过,菲律宾处在高温洋面,气流环境符合台风生成条件,很多台风都生成于菲律宾海域,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这场台风不仅造成了上万人的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难以计量,也破坏了很多国家发电设施。

而此前,日本福岛核电站因为海啸而引起了核爆炸,又令菲律宾胆战心惊。再加上其本国的核电技术十分荒疏, 耗资巨大在火山附近建成的核电站,受本国政变以及切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影响,几十年来一直都没发过电,目前基本变成了旅游景点。菲律宾发展核电的热情一朝熄灭,转而寻找更安全可靠的清洁新能源。

2006年菲律宾的整体发电量中,燃煤电站占29.75%,水电站占20.78%,燃油电站占19.52% ,燃气电站占17.49%,其余是地热电站和绿色能源。到了2012年,菲律宾的地热发电比例提升到将近20%,其他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也在逐步上升。

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接近印度洋板块,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地热带,地壳运动活跃,板块碰撞使火山、地震频发,岩浆容易沿岩层裂隙喷出地表,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菲律宾群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有21座。

菲律宾的地热资源资源储量预计约有600万千瓦,相当于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而菲律宾的石油储量,在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仅有约3.5亿桶。 目前菲律宾正在运转的地热发电站最大发电量约有188.4万千瓦,仅次于美国,超越印度尼西亚,位列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邻国印度尼西亚虽然拥有远超美国的地热资源储量,在开发利用上却始终处于菲律宾之后,相比之下,菲律宾的地热能开发速度十分迅速。

早在1977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菲律宾就已经开始进行地热发电,充分利用本国的地热能源。在那时,菲律宾只有高温地热可以作为能源利用,但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目前菲律宾已经能够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将低温地热资源用于百姓生活。

到了1995年菲律宾的地热发电进一步发展,总装机容量达到122.7万千瓦。在1998年,菲律宾引进外资与技术,日本的住友商事公司与富士电机公司合作开发菲律宾地热资源,共同建设了Malitbog地热发电站,这是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地热电站,直到2013年3月,这两家公司还接到了菲律宾地热发电站移建项目订单。

2008年,菲律宾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而地热能源利用占菲律宾总能源产出的17%。2009年,菲律宾政府展开了19项热资源开发合作项目,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合作总共将开发62万千瓦的地热能源。政府还针对参加企业制定了地热开发的优惠政策,相关业务顺利扩大。

菲律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大促进了菲律宾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菲律宾企业还在境外投资地热开发项目,在智利等地发展地热发电,同时也为其他一些需要开发地热资源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经验支持。

鉴于菲律宾目前的地热资源开发速度,菲律宾能源部制定了在2030年之前将现有发电量增加到1.7倍左右的目标,而菲律宾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近几年被取消了很多合同,如太阳能发电、生物电和风电,因为这些项目资金成本较高,所以上网电价不仅在本国较高,也高于邻国。而地热能除了初期投资较高,长期来看,发电成本相对较低,在未来,也是菲律宾可取的合理能源发展方向之一。

 

发表评论

评论已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