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 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地大热能获悉,无论是寒冷冬季供热,还是炎炎夏日供冷,都可以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了11个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去年10月,市发改委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通过规划引导、资金支持、强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全面提升新能源供热发展水平,实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比例应用、高水平管理。

此前,北京市已经有多批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获批建设,取得了不错的节能效果。此次获得资金支持的11个项目,总供热面积超101万平方米,主要为浅层地源热泵耦合传统能源供热制冷,新能源供热装机占比均在60%以上。

11个项目分布在通州、怀柔、昌平、海淀、经开区。其中,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0603街区,东至潞邑西路,南至潞苑二街,西至潞苑东路,北至潞苑北大街。在11个项目中,该项目供暖面积最大,为31.41万平方米。

据悉,这11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前陆续完工,将有效提高北京市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强化生态环保效益。

与传统燃气供热相比,可再生能源项目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良好的低碳生态效益。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10吨,对提高本市可再生能源比重、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积极推动新建区域、新建建筑应用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到2025年,本市将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4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服务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左右。

这些项目涵盖生物医疗研发、科研创新基地、低效产业空间改造等领域,通过新能源的应用,也可降低企业碳排放,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11个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 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浅层地源热泵-地大热能

发表评论

评论已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