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热能地热+多能互补新闻网讯: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昨天(5月23日)晚上正式对外公布。《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方案》提出,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引人瞩目。这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条件适宜地区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按照先立后破、农民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要求,稳妥有序推进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推进散煤替代,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农村取暖用能中的比重。
《方案》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构建智慧农业气象平台。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集体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管理。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事项在线办理,加快城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深入实施“雪亮工程”。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
《方案》要求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通过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在创新金融服务方面,《方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支持乡村建设。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机构法人、业务在县域的农信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把工作重心放在乡村振兴上。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量身定制乡村建设金融产品,稳妥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探索银行、保险、担保、基金、企业合作模式,拓宽乡村建设融资渠道。加强涉农金融创新服务监管和风险防范。
在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方面,《方案》特别提出,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对经营性建设项目,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切实发挥运营企业作用。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乡村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180多万个自然村和近42万个乡镇级政府,全国有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1866个县城,在5亿农村人口中,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