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研支团服务楚雄十五载,接力书写龙江故事!

2020年7月30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五名志愿者离开家乡奔赴云南,在楚雄重聚。他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但他们为了同一种情怀而投身西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大事”这句口号无时不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响起。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在楚雄龙江中学担任初三化学老师的陆广文在支教过程中得到了“被需要感”。

“老师,这道物理电路图怎么画呀?”

“老师,这个数学题函数是这样的吗?”

“老师,英语作文I have a dream怎么写呀?”

虽说是212班的化学老师,但是初三的这些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向陆广文探讨问题。有时是数学、语文、英语等等,每次解答完之后,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陆广文都获得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最令陆广文担心的是他们班的化学课代表,数学只考了三四十分。正因为数学,他的各科总分始终在普高线徘徊。这几个月来,陆广文抓住空闲时间给课代表补习数学。

支教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我之前狂妄自大,觉得自己来到这里可以改变一切”,陆广文如此说道,“但现在我觉得,只要我帮助了哪怕一个孩子,让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这就是一种成功。”

陆广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队队长,服务于楚雄龙江中学,任职初三学生会指导老师、化学实验室管理员,任教初三化学。

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

  服务楚雄近五个月了,发生在边永捷身上的变化也在悄然进行。从最初生涩而紧张的备课、上课,到可以流畅地衔接递进;从不熟悉学生的“新老师”,到成为和他们谈心的“好朋友”。

边永捷是一名地理老师,有着近一百名可爱的学生。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她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填补巩固基础知识,如何让教学更有效,如何给予学生思想和目标引领。在教学中,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使她充分收获了帮助他人的获得感、满足感。

临近期末,考试的压力在蔓延,但边永捷相信,一切都在进步着,她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边永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服务于楚雄龙江中学,任教高二双班地理。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不知不觉中,李诗当班主任已快四个月了。这四个月她过得十分充实,也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216班是全年级最难管的班级。但在相处的日记里,李诗感觉班里的同学们并没有之前听说的那样难带。在她的积极引导和管理下,班里的孩子们正在慢慢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管理班级,李诗以鼓励为主,比如“哎呀,我们班怎么这么棒呀”。随后,李诗发现班里的孩子们因为受到鼓励,正变得越来越上进。李诗和她的孩子们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好好反思过去,把握现在重新开始。昔日,班上的“龙头人物”现在也能协助李诗干些班务工作。当班主任真的不轻松,但看到班里发生的一点一点改变,李诗很欣慰。她说,每一个孩子都很可爱,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还有些不足,但再多给他们一点信心,一点时间,未来的他们一定会十分美好。

共同放飞“纸飞机”

  在云南楚雄龙江中学担任高一四个班物理老师的雷宇最近非常高兴。

刚开学,雷宇发现班上学生的数理化基础十分薄弱,计算能力更需要加强。碰到需要列公式计算的题目,同学们就开始头疼。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把同学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数学、化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补上了,同学们上新课也更有信心了!

现在每天早上在办公桌上都能看到孩子们放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想补习的章节和内容,同时桌上还放着棒棒糖、辣条等小零食。这让雷宇感到很暖心。

“小小的纸条,是师生沟通的‘纸飞机’,他们把渴望传给我,我把知识传给他们。我们共同放飞‘纸飞机’!”

满怀热情,收获希望

  看航拍中国的云南特辑,了解云南当地风情;讲述桂林山水绝美风光、形成原理和地理意义,看到不一样的地域风光;从地球形成与演化,讲到地大野外地质实习;展示大学参加过的活动照片及不同高校的宣传视频,孩子们心中萌发了对大学的向往。

这几个月来翟基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负责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在上课之余,除了用大量时间备课之外,还要批改四个班200名学生的作业。当看到学生作业不够理想,翟基辉会反思到底哪里做得不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该如何帮助他们。即便努力了没有得到该有的效果,翟基辉依然微笑地站上讲台。

因为他坚信,生活总会有很多困难,只有满怀热情地走下去才能收获希望!

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云南省楚雄市龙江中学设立支教点。15年间,一届又一届研支团成员与龙江中学的孩子们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追逐梦想。如今,第22届研支团云南分团的5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接过前辈的火炬,用他们的热情和汗水续写着属于地大与楚雄的故事。

发表评论

评论已关闭。

相关文章